“我們經常被志愿者感動到!居住在這個小區,真是無比幸福!”居民們樸實的話語是對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志愿者的高度認可。
在西安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該校外國語學院一批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考研特殊考場監考及志愿者服務等工作當中,用實際行動服務師生。
李桂祥是該校一名工會干部,12月14日晚,下班回到家的他被告知小區即將封閉,任何人不得外出。隨即撲面而來的,就是長安大學本部多人感染、疫情升級,整個小區一下陷入恐慌之中。連夜做核酸的指令下來了,但防疫工作人員嚴重緊缺。情急之下,李桂祥率先站了出來,他與建工學院青年教工劉旭東、社區干部于炳奇組成了防疫工作組,開始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李桂祥負責協調志愿者團隊,將他們分為售菜組、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組、秩序維護組以及機動組,并為每個組指派了組長。
每日清晨,售菜組的志愿者們協助后勤售賣菜品、維護現場秩序,并且為居家隔離的密接、次密接家庭送去生活用品。他們不但為社區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還為他們送去了溫暖。在工作之余,李桂祥還會給特殊家庭打電話,詢問生活情況,許多人接到電話后深受鼓舞,并表示等疫情結束后要當面致謝。
小區封閉期間,核酸檢測是每天都要做的大事,既要做到應檢盡檢,又要防止人員聚集。為此,李桂祥拿著小喇叭,一棟樓一棟樓地召集住戶下樓,這樣的聲音每天都在小區響起。
該小區常住居民有1000多人,剛開始核檢,由于醫護人員人手緊缺,大家每次要排4-5小時的隊。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桂祥從志愿者中抽出了8個年輕人,對他們進行信息錄入培訓,大大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每天8點,李桂祥就開啟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很多人遇到困難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她:有時候是孩子沒奶粉了,有時候是寵物沒糧了。雖然這都是些柴米油鹽的小事兒,但李桂祥都會一一安排人員幫助解決。
截至目前,該小區還處于封閉狀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李桂祥帶著志愿者們依舊奮戰在防疫一線。 □田小玲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